湘鄂油菜种植面积普遍下降,随着种植面积的下滑,油菜籽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突显,这使得压榨厂商面临尴尬处境。
湖北、湖南近两年的油菜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减少,主要是“小麦和油菜‘抢地’竞争太激烈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缺乏,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由于小麦基本可实现机械播种、机械收割,而油菜种植机械化的推广还需一个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小麦的收益相对较高。若以湖北油菜籽亩产300斤粗略计算,假设今年收购平均价在2.3元/斤,而小麦亩产800斤,收购价1.01元/斤,那么,湖北油菜种植收益为229元/亩,远低于小麦(360元/亩)。另外,湖北的小麦不用灌溉,还可省下种植成本。
湖北荆州地区有大约36家大小不一的油脂加工企业,其中6家属于较大型的,在这6家里,大型的产能可达1000吨/日,而较小型的产能也能达到300~500吨/日。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荆州地区抢购菜籽的现象较为普遍。大油厂收购菜籽采取一次性买断付款的形式;而小油厂可能采取先收菜籽,农民可选择先收款或者延迟按高市价收款的方式交付。目前,小油厂的生存非常困难,已经改变了以前的纯收菜籽再加工的模式,转由菜籽兑换油的方式经营赚取加工费。
无籽可榨使得菜油生产只能作为该公司的“鸡肋”业务,迫使企业追求大豆油、棉籽油等多元化加工,传统的油菜籽加工产地正在受到“外来者”的侵袭。中粮祥瑞荆门公司也同样面临原料收购不足的尴尬境地。该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间,油菜籽收购量分别为15.5万吨、11万吨和10万吨,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
由于近年来国际油籽价格波动剧烈,对国内价格影响较大,油菜籽主产区的压榨企业收购风险加大。因为菜油企业只能收购压榨国产菜籽,但国内菜籽每年集中收购期只有1-2个月,企业拿2个月去‘赌’全年行情,风险很大。长久以来,产业链源头油菜遭遇农民弃种、中间环节菜籽价格一刀切、下游环节压榨规模分散、货源短缺、终端菜油市场定价权失衡,已成为我国油菜籽行业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内油菜籽压榨工厂已达819家,年压榨能力超过5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在28%左右,甚至远低于大豆产能利用率的52%。
随着种植面积的下滑,油菜籽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严重,这使得压榨厂商面临尴尬处境。而由于油菜籽压榨效益不佳,菜油市场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导致压榨企业“见风使舵”,菜油品种做大做强仍需苦等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