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我国局部地区(主要是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连续高温的时间创下了历史新纪录,中央气象台甚至宣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II级预警。虽然正常情况下夏季是水产消费高峰季节,但是今年百年难遇的高温气候却不利于水产料的投喂,这亦给同时处于水产料主体的鱼粉消费带来了制约。另外,高温天气亦令上海港的运力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具体JCI分析如下:
一、今夏我国局部地区遭遇百年高温,8月高温仍将持续
7月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记录。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宣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II级应急响应。这是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II级为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而且,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南方持续近一个月的高温天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发展。
二、近期高温制约局地水产料投喂,对鱼粉消费亦存影响
一般来说,夏季高温期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当水温在33℃以上之后,许多鱼类食欲减弱,生长缓慢,且需注意水质变化、防止污染及缺氧;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来说,在进入高温期管理阶段之后,日照强度大、池塘水温高、藻类细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体容易出现温跃层、氧跃层等分层,易使池塘水体出现低透明度、高PH、缺氧等问题。所以,近阶段我国局部地区破纪录的高温(日最高气温基本在39℃—40℃)令该区域的水产料投喂量相对有限,这对正处于夏季消费高峰的鱼粉需求亦存在相应制约。
三、近阶段上海港运力受高温影响略有下降,鱼粉装运亦受制约
在持续高温的影响下,近期上海龙吴港通知,在气温高于36℃的情况下,中午11点至15点为停工状态。由于高温天气仍将持续,近期上海地区的鱼粉运力将有所下降,其影响令业内较为关注。根据JCI资讯了解,当前我国主要港口平均日出货量在3000吨左右,其中上海港平均日出货量约为1000吨左右;截至近期我国主要港口鱼粉库存已降至11.9万吨左右,较月初减少19%左右。
总体来说,在历史罕见的高温影响下,我国高温地区的水产料消费形势都受到了一定制约,这亦令鱼粉消费亦受影响;同时,高温亦造成了上海港运力略有下降,这对鱼粉出货量亦可能存在限制。由于局地高温仍将持续,这对该地区水产料消费乃至鱼粉消费的影响仍值得业内继续关注,JCI亦将及时跟踪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