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生鱼料从2000年发展至今,近两年市场容量都维持在18万吨左右,是当地为数不多饲料量达规模且市场非常集中(主要是顺德、中山)的特种水产料,加上珠三角地区养殖集中,做好生鱼料后极容易把企业品牌打响,并将影响力扩大到其它养殖品种,因而吸引众多料企争夺生鱼料市场份额。
但生鱼料市场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操作和好赚,顺德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侯耀德就曾用“白刃战”来形容生鱼料企间的竞争,即使胜出者也是纯赚吆喝,并无可观的利润回馈。这种竞争机制的形成,无疑有其必然的滋生环境。
三因素造就“白刃战”
首先说珠三角地区生鱼养殖模式,基本是一次投苗、中间卖一次、再一次性清塘,套养鱼种非常少。养殖户从鱼苗养至卖鱼,很容易计算产量,也就是说饲料养殖效果好不好,养殖户能很直观地通过养殖产量判断出来,由不得料企马虎。
其次,有料企认为生鱼料从一开始就定位过高,导致现在企业很难获益。多年的推广,生鱼养殖户对饲料养殖效果已有一个评判标准,如当年放苗养至10月份左右开始卖鱼,料比应在1.0-1.1之间,超出这个数的企业基本会遭到养殖户投诉。而与生鱼同样高产的海鲈市场,目前养殖户对饲料的要求是一包40斤的料能养出30-33斤鱼即可,相当于料比1.2-1.3。
再者,生鱼料的配方、原料调整空间有限,不像其他的中低档料,在原料行情波动时可以有很多的替代原料选择。据顺德丰华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桂榕反映,目前生鱼料配方以“鱼粉+豆粕”型为主,其它杂粕极少能用,替代后饲料味道会变,导致生鱼不吃料、吐料,或是对饲料利用率降低。因此,生鱼料配方的可塑性不强,鱼粉价格一旦高位运行(往往这时候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肉粉等原料价格也会上涨),企业承受的配方压力会很大,加上生鱼料对鱼粉的需求量大(侯耀德认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生鱼料中动物蛋白少于40%就没有竞争力),此时对很多料企来说,生鱼料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高价鱼粉下成鸡肋
可见,生鱼料是非常“标准化”的产品——鱼有自己的标准,饲料配方不能随便调;养殖户有自己的标准,饲料养成效果得到位。所以,料企只有尽量把饲料质量做好,才能获得市场认可,这就是近些年部分饲料品牌浮浮沉沉的原因。事实上,料企在如何做好生鱼料上可谓花了不少心思。常见的是,饲料的实际粗蛋白含量往往会比料签上标注的量高出几个点,以此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生鱼养殖户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的财力,料商的经济实力也比较强,整体显得养殖中的风险相对可控,导致很多料企为了市场占有率会有很高的赊销比例,据悉普遍有 40-60%的欠款比例。因此,想在生鱼料市场有番“作为”,料企需要财力雄厚才行,但投入和产出比不一定呈正比。
目前,随着进口鱼粉攀升至14000元/吨以上的价位,料企将生鱼料归为鸡肋的感觉越发强烈。简单地算一笔账,从年初普通进口鱼粉报价8800元/吨到现在的14000元/吨左右,之中涨了5200元/吨,以生鱼5号料为例,鱼粉比例不低于30%,也就是说生鱼料生产成本涨了1560元/吨。
但据悉今年生鱼料仅提价600元/吨(由于冰鲜的存在,料企对饲料进行提价时也得综合评估,以免有条件的养殖户重新用回冰鲜),意味着还有大半的成本需要饲料企业自己去消化,经营压力可见一斑,已有一些低价鱼粉库存不足的料企选择限制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