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上周五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评级。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和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在美国评级下调过程中无疑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有必要加快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以应对美国信用评级的长期负面前景。
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此前都曾威胁,如果美国债务危机得不到很好解决,将会下调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在美国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和减少赤字达成协议后,穆迪和惠誉都维持了AAA评级,但展望为负面,唯一没有立即表态的标普则于上周五宣布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虽然美国财政部马上指出标普在计算国债时存在2万亿美元的错误,标普也承认存在错误,但最终的评级结果没有改变。
截至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万亿美元,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5月末持有美国国债数量达1.16万亿美元。实际上,中国外汇储备对美元的风险敞口要大于1.16万亿美元,有分析认为,中国外汇储备投向美元资产的比例可能会超过6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在美国由强转衰的过程中,中国持有过多的美元纸币,自然是一种压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此次美国信用评级遭降对于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且想减持的中国而言很不利。从表面来看,这次评级意味着美债短期风险释放,但长债因两党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到位而无法避免违约风险。从本质上讲,这次评级下调会使长债价格迅速下降,而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又会导致市场更偏好流动性。
不过,这种压力仍是一种长期的阴影,短期而言风险并不明显。在标普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多个国家纷纷表态,表现“淡定”的占多数,因为AA+与AAA之间只存在细微差别,并不存在违约风险。国际研究机构凯投宏观此前的报告曾指出,美国评级即使降到AA也不算低,目前中国的国债评级是AA-,日本的评级是AA+,而欧元区部分国家则已经出现违约。
如何应对挥之不去的美元风险呢?夏斌建议,必须提高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金融资产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中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跨境贸易结算数量快速膨胀,2010年跨境贸易金额高达5063亿元,占中国外贸总量的2.5%;境外人民币存款迅速攀升,截至2011年5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5488亿元,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金融机构已开始吸收人民币存款。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面对的美元风险实际上是如何应对美元霸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建议,面对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美国持续扩大债务,要有效保护我国美元资产安全,要将庞大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力的金融货币外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