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下滑库存高企成本不断涨
记者走访的上海皓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上海一家未上市的民营玻璃加工企业,以建筑类玻璃为主。据介绍,该企业每年产值约3亿元,规模较大,在上海玻璃深加工企业中名列前茅。
该公司市场总监宋建平向记者表示,“公司每年平均需要从上游玻璃生产企业买入近千万平方米的玻璃原片,每天平均消耗2至3万平方米的玻璃原片。”
深加工厂在玻璃产业链上属于中游企业,上游有玻璃生产企业,下游有幕墙、建筑、家电等企业。从上游来看,皓晶玻璃一般从南玻集团和耀皮玻璃(5.30,0.00,0.00%)等大型玻璃生产商进货;下游来看,幕墙公司为其主要合作伙伴。
“目前企业的利润有所压缩,因为玻璃现货价格稍微涨了些。实际上,加工厂的利润逐年递减,主要是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宋建平表示。
此外,加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玻璃原片、铝条和胶等原材料成本忽高忽低;用工成本也是只涨不跌,10年前人均不到1000元,如今高达3000-4000元;用电、燃料等费用也在上涨。
据介绍,目前皓晶玻璃的订单还算正常,与去年相比差不多,但“与世博会之前比,差远了”。
玻璃行业最近的盈利高点在2005年、2006年,2010年由于世博会的关系,产值较高,但是效益也一般。
“目前,上、中、下游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宋建平表示。
与加工企业一样,上游玻璃生产企业的情况亦不乐观。记者在走访江苏一家中型玻璃生产企业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订单情况依然不行,消费跟不上,导致库存高企。”
该企业有四条生产线:一条普通平板玻璃、一条超白玻璃线和两条彩色玻璃线。厂房购入了台资机器,生产装置较为先进。应该说,在业内的竞争力较高。但记者发现,该企业的库存较高,仓库里已经存满了玻璃,剩下的一部分,只能选择露天堆放。
玻璃全行业经营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浮法玻璃全行业出现较为困难的经营环境,面对玻璃现货价格走低以及重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玻璃行业一季度净利率为-4.9%,二季度平板玻璃行业毛利率恢复到11.6%,单季度净利率恢复至1.5%,但上半年平板玻璃行业仍累计亏损达到5亿。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原料和燃料占到玻璃生产总成本的80%。但是近年来,天然气、纯碱等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生产企业的经营压力,利润自然被侵蚀了。”江苏某玻璃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纯碱、重油的价格在2011年大幅上涨,2011年纯碱的价格比2010年平均上涨了25%以上,重油的价格更是同比上涨了40%以上。目前重油的价格仍处于高位。而浮法玻璃生产线中的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从上世纪90年代的15%上升到本世纪初的25%,目前已达40%~50%,很多企业不堪重负。
产能过剩生产线增加需求减小
巨大的熔炉发出刺眼的光芒,一块块新出炉的玻璃在机床上冷却,再送至切割区由机器进行切割……这是记者在走访生产企业时看到的一幕。
“原料先混合,进入窑炉,加热到1500度后熔化,通过流道再到拉成,进入锡槽成型,然后冷却退火,冷却后切割。”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玻璃的生产流程。
尽管玻璃行业整体低迷,但是玻璃生产线却依然在点火投产。11月中旬,全国最大的节能玻璃生产线在江西樟树市点火投产;9月初,江苏港玻集团Low-E玻璃生产线顺利投产;8月底,南疆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截至今年8月,国内已有13条新的规模玻璃生产线投产。
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一条条生产线却仍在开工,无疑将进一步激化原本存在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我国玻璃工业发展迅速,质量明显提高,品种显著增加,平板玻璃产量快速增长。在1995-2009年的15年间,新增产能5.59亿重箱;2001-2009年平均增长率为12.7%。2011年末,全国共有26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总量73788万重量箱,折合5mm平板玻璃3689万吨,已连续23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超过50%。目前,大约新建有30条生产线,将来还会点火生产,为玻璃市场带来较大供应压力。
江苏某玻璃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而玻璃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由于国家大力扶持大型企业,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更是令玻璃企业加速扩张。
“令人担忧的是,玻璃的潜在产能(暂时停车的)也巨大,如果将来玻璃行情好一些,这些产能也会释放出来,供应压力依旧很大。”该负责人表示。
既然如此,玻璃企业为何仍要开车?生产线不能停止吗?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光大期货钟美燕向记者表示,“一条玻璃生产线一旦停产,复产的成本较高。也就是说,即便在企业面临小幅亏损的情况下,也要保持生产。因为停产的损失可能更大,玻璃的供给具有刚性特征。”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行业分析人士也表示,“生产线建成之后资金已经投入了,只要还能收回一些现金流,就会有投产的冲动。而且产能建设周期长,一般一年多建成。现在投产的都是去年开建的,而决定开建又是更早的事情。”
据了解,玻璃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其下游跟汽车、房地产及家电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了我国玻璃生产企业面临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生产刚性与需求周期性的矛盾。
实际上,针对产能过剩的现状,近年来国家一直出台政策,严格限制平板玻璃行业的产能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已经从2007年开始实施。今年4月,国务院和工信部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下达2012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使得大批生产技术落后的平板玻璃生产线遭淘汰,共淘汰产能4645万重量箱。
不过,国家政策在短期内依然难以扭转国内玻璃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以浮法玻璃为例,单一月度库存在2011年开始突破3000万重量箱,并且迅速攀升。2012年一季度,产量开始有所减少,但难敌销量大幅萎缩,玻璃月度库存创下历史峰值,突破4500万重量箱。
需求不振从旺季不旺转向寒冬
玻璃行业是一个周期性明显的行业,由于供应相对刚性,短期价格变化主要看下游需求的脸色。
据江苏一家玻璃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库存是影响玻璃价格调整的关键因素,当库存量大时,企业自主调低价格。该企业正常库存不超过两周,一般情况下,产出的玻璃在一周内要完全销售出库,最好实现零库存,其最大发货能力为1天能发出3天的生产量。因此,玻璃价格基本上是由需求拉动。
据河北沙玻集团董事长张生运介绍,近20年玻璃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短期看,一年之内玻璃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春节前后价格较低,过了正月十五价格开始上涨,4-9月份价格处于平稳期,10-12月份价格渐趋走低。从长期看,玻璃价格走势以5-6年为一个周期,一般是“两年涨——两年平—两年跌”。如,2007-2008年玻璃行情低迷、2009-2010年玻璃价格暴涨。目前,正处于行情低迷的周期。
这个冬天有点冷。走过“金秋银十”的传统需求旺季,玻璃行业从“旺季不旺”,转而走向寒冬腊月。
“在价格上涨过程中,生产、销售企业都赚钱,可以很快转移到终端需求市场上去,价格的传导机制较好。但玻璃价格一旦下跌,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河北某玻璃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由于平板玻璃70%以上用于建筑,玻璃与建筑业的关联度高,玻璃的市场需求与房地产发展态势紧密相连。玻璃价格走势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正相关。
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称,玻璃的下游主要用在房地产、汽车和光伏产业。其中,占绝对地位的是房地产,而近年来房地产调控,影响了玻璃需求,造成玻璃价格低迷。
“玻璃的行业周期基本跟随房地产,因为下游主要是用于建筑玻璃。玻璃的大旺季一般在9-10月,即,传统的‘金九银十’。小旺季在4-5月,主要是受新项目开工带动。从现在开始,到年前都是逐步转淡的,因为工人要过春节,项目逐步收尾。明年开春好不好,还很难讲。”海通期货[微博]林菁告诉记者。
进入11月以来,玻璃行业处于消费淡季,市场信心明显不足,价格可能继续承压。北方地区连续降雪,对玻璃需求影响比较明显。河北沙河地区前期价格快速下调也给市场造成压力。目前,华东、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的生产商纷纷降价促销。东北地区生产企业近日召开联合体会议,生产商基本不看好后市,认为玻璃价格难以企稳。
产业调整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
值得一提的,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上游生产企业已将触角伸向深加工企业,与加工企业“抢饭碗”。
国内上游玻璃生产企业的操作模式与国外不同。比如,法国的玻璃原片生产企业——圣戈班(全球第二),他们的经营模式跟国内不一样。国内的大型加工企业通常上、下游一起覆盖。而国外的企业倾向于分工合作,在全球各地寻求合格的深加工企业,给予技术和品牌等相关支持。
南玻集团这种龙头生产企业已经将触手伸向了中游深加工企业,精细玻璃和工程玻璃是其主推品种。券商研报显示,由于南玻在精细玻璃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与投资谨慎策略,销售客户群体不存在单一风险,下游产品又包括了多种电子产品,因此,上半年实现23%净利率。工程玻璃方面,建筑节能方向发展已成大趋势,该公司离线low-e在高端公共建筑市场占有率第一,同时镀膜大板产品逐步推广至民用市场。上半年该公司双银low-e销量同增50%,三银产品打开市场,目前深加工订单充裕,虽单价有所下降,但毛利率稳定。
另外,旗滨集团(5.69,0.00,0.00%)也涉足生产钢化玻璃和中空玻璃。截至2012年中期,旗滨集团玻璃原片占主营收入的97.54%,玻璃加工占1.29%。
“在目前玻璃行业低迷的状态下,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向玻璃精加工、深加工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一定的竞争力。同时,也将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见惊雷表示。
随着上游龙头企业的涉入,一些小型加工企业的压力更大。一方面,市场行情不好,经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还要与实力强大的企业竞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小企业只有死路一条。”业内人士称。
不过,精深加工需要强大的技术基础,而国内目前的科技实力跟玻璃加工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非短时间可以改变。
因而,玻璃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一条漫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