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东北玉米低位运行,华北玉米维持稳定,南北港口平舱价格继续下调,销区玉米到站价格基本平稳。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使得养殖依旧处于亏损状态,而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旺也导致其行业维持低迷。
上周,东北玉米上市量进一步提升,行情低位运行。据市场信息,目前东北各地区折干净粮价:黑龙江主流收购价1940~1960元/吨,吉林2100~2140元/吨,辽宁2180~2220元/吨。
从价格走势看,黑龙江和吉林价格继续弱势走低,归因于当前黑龙江及吉林两省玉米上市量较大拖累市场行情,而辽宁部分地区略有回暖则主要是因为上市玉米的品质相对较好。
近段时期,国家对东北玉米加大收储力度,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价格持续下滑的态势,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也适度稳定了收购价格,预计后期进一步大跌的空间有限。
上周华北玉米供需平稳,行情基本稳定。尽管仍有相当数量玉米通过铁路、水路和公路不断流向南方销区,但市场供应量并未出现显著减少迹象。个别地区外流数量较多,如沿河通船区域,农户售粮总量和进度有所减缓,但因当地需求强度较低,行情未见上涨。调查看,目前华北上市流通玉米水分多在16%~17%,低水分玉米较难找到,利用晾晒、通风等基本做法,能将玉米水分降至15%~16%,勉强符合收储标准,但依旧难以长期存管。据市场信息,目前企业收购15%水分华北玉米净粮价:山东多在2400~2450元/吨,河南、河北2260~2300元/吨,与前期基本持平。
由于前期华北玉米大量进入南方,加之东北玉米近期也不断调低到站价,南方销区玉米需求逐步减弱,主要表现在储备库及饲养企业对进一步收购的玉米质量、水分、产地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对于水分的把控近乎苛刻。分析认为,这将不利于后期华北玉米的价格走势。其原因:一是东北的入关玉米,无论是铁路还是水路,通过烘干后水分含量一般都能达标,反倒是华北玉米,因不具备显著的降低水分的意识,销售的玉米多数会高出标准水分2~3个百分点,这将降低后期华北玉米在南方销区的竞争优势。
二是尽管同属玉米,但由于常年使用习惯以及内在品质差异,在价格差距不大时,销区饲料企业更愿意使用东北玉米。以四川成都为例,目前东北玉米到站价为2540~2560元/吨,而河南玉米到站价2500~2520元/吨,价差缩小至40~60元/吨,这将激发消费企业对东北玉米的兴趣。
三是当前南方销区相当一部分仓储贸易企业基本都收购了足量的玉米储备,这会对后期行情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这些企业进一步大量收购的兴趣降低;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对周边饲养企业的供应将会减缓其对产区的依赖程度。
据机构测算,目前北方港口库存玉米约250万吨,高出去年同期95万吨。在持续不断到货的情况下,港口库存压力较大,挂牌收购价2300~2310元/吨,环比下降20元/吨,平舱价2360~2370元/吨。广州港口玉米库存57万吨,短期内还将有26万吨到货,广东大型饲料企业均有1个月的库存,这些极大地限制了港口成交价,标准品玉米多在2450~2470元/吨,环比下降10元/吨,部分质量较差玉米报价2420元/吨,但走货缓慢。
预计后期东北玉米受临储支撑及消费提振,行情进一步下滑的空间有限,华北行情整体依旧以稳为主。从当前市场需求来看,优质低水分玉米将成为市场追求的主要方向,尽管市场整体平均价格难以走高,但“优质优价”情况将逐步突出。